行业动态

创意变创业!一场设计赛,让城市家具在闵行“活”了起来

创意变创业!一场设计赛,让城市家具在闵行“活”了起来

还记得闵行那个以湿地植物闻名的古美公园吗?这个夏天,它可彻底“变脸”了!一股子“多巴胺”风潮席卷而来——亮黄、葱绿、雾蓝…这些大胆又吸睛的配色,不再是时装周的专利,而是化身成公园里一件件“城市家具”。它们就这么俏皮地散落在满眼绿意中,瞬间给公园注入了新鲜活力,趣味十足!

a9184fdc-a06d-4000-a6fa-acfacb391a7f.png

就在这两天(7月14日),古美公园正式“升级”成了闵行区城市家具主题公园!你去公园北边那条线溜达一圈,就能遇见大约60件特别的“家具”。这可不是普通的桌椅板凳,有的是充满艺术范儿的装置,点亮时尚氛围;有的则低调地融入了环境,像路灯、座椅这些,本身就是公园的一部分了。边走边看,你还能顺便了解了解城市家具是怎么一路发展过来的,欣赏它们独特的艺术美感。


最酷的是啥?这些“家具”可不是随便买的,它们都来自首届“古美杯”闵行区城市家具创意设计大赛,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优胜作品!闵行区这回可是下了盘大棋:未来就要以这个公园为起点,打造一个专门的城市家具设计产业园,还要弄个青年创业园,真要把城市家具这事儿做成一个响当当的产业!


公园里的“家具”,能聊天也能发呆


“城市家具啊,天生就是为公共、为服务生的。”东华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研究院的鲍诗度教授点出了关键,“现在它跟咱居民、社区、整座城市都‘粘’得越来越紧。搞这么个主题公园,不光是为了用,更是想把城市家具那份‘美好’传递给大家。”


你瞧公园里的座椅设计,就很有意思。作为公共服务的“大头”,这里兼容并包了各种风格的椅子。有的直接把“古美公园”当设计元素刻在身上,坐着休息的同时,它自己就是一道风景。设计它的那位说了:“就希望人们能在这彩色椅子上,开开心心聊聊天儿!”瞧,椅子也能是社交小天地,让公园角落也跟着热闹起来。


有意思的是,公园里还有一处叫“化蝶”的座椅,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——专门给想静静待会儿的人准备的。椅背设计成相背的蝴蝶翅膀模样,灵感就来自公园里那个蝴蝶形状的湖。坐这儿休息,真能少点打扰,享受片刻独处时光。


未来,古美路街道这片地方,还会“长”出更多不同理念、不同风格的城市家具,整个街道要变成一个超大的“城市家具泛公园”。他们还打算办“古美杯”城市家具双年展,一口气展出56类精品实物!再参与点“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”的活动、论坛、艺术体验啥的,目标就是把咱老百姓的日子,装点得更诗意、更浪漫、更有烟火气。


创意落地,产业生根


给你个数据:到去年底,闵行区大大小小的公园加起来有193座了,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。出门见绿在闵行是常态!在保持这片“绿”持续变好、变大的同时,闵行也在使劲儿推“公园+”模式,就是让公园绿地跟体育、文化、旅游、展览这些功能“勾搭”上,变得更实用、更有品质。


而“公园+城市家具”,就是一次特别的新尝试。去年首届“古美杯”大赛,一下子吸引了76个设计团队来“打擂”,休闲座椅、城市灯、候车亭、垃圾桶…各种“家具”都涵盖到了。最终有130件作品真的“落了地”,变成你眼前能摸得着的实物!公园南边那条线也快“上新”了,预计再添大约70件。到今年年底,整个城市家具公园就能形成一条围绕“蝶湖”的完整游览路线啦。


比赛是给创意一个闪亮登台的机会,而让作品真正落地生根,才是城市家具产业能长久走下去的实在路子。古美路街道这回挺专业,拉着东华大学这些高校的专家团队,一起整出了一份《城市更新与城市家具示范建设导则》,用专业理论来指导实践,不玩虚的。


更厉害的是后续计划:古美路街道要建“两园区”和“一平台”。城市家具设计产业园是核心,准备把那些制定国家标准的机构、相关行业协会、设计大师工作室、行业龙头老大和专业设计顾问公司都吸引过来,扎堆儿发展。


同时,古美城市家具青年创业园也要落地!这地方就是为同济、东华这些高校的年轻创业团队准备的,打造一个成本低、要素全、方便又开放的“众创空间”。目的就是建立起一套市场化、社会化、还能自己转起来的可持续机制,让年轻人的创意火花,能真正变成改变城市面貌的“家具”。